Skip to main content
 藏壶匠 > 开壶养壶 >

紫砂壶正确的养壶方法

2022-11-04 14:23 浏览: 本文有948个文字,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作者:藏壶匠

养出一把温润如玉的好壶,大抵是所有壶友梦寐以求的,原矿紫砂壶的包浆形成过程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,坚持三四个月后新壶大体可养成,那么紫砂壶正确的养壶方法和紫砂壶错误的养壶方法你都知道吗?
一、紫砂壶养壶的正确方法
1、泡茶之前宜先用热水冲淋茶壶内外,可兼具去霉、消毒与暖壶三种功效。有些品种的紫砂壶,如薄胎朱泥壶,在冬季使用时尤应注意。身边的朋友在冬季使用薄胎朱泥壶时,按照习惯,泡茶前用沸水浇淋壶身,因壶身骤热且受热不均,心爱的泥壶炸裂。 冬季温度较低时使用薄胎朱泥壶一定要精心细致,可以先用晾了一会儿的温水浇淋茶壶,淋水润壶时先外后内,再按惯常方法泡茶。
 
2、趁热擦拭壶身泡茶时,因水温极高,茶壶本身的毛细孔会略微扩张,水气会呈现在茶壶表面。此时,可用一条干净的细棉巾,分别在第一泡、第二泡……的浸泡时间内,分几次把整个壶身拭遍,即可利用热水的温度,使壶身变得更加亮润。
 
3、泡茶时,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,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,同时,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。也可在每天泡完茶清洗茶壶时,用壶中的茶渣在壶体周身润擦一遍,既可擦去壶身茶垢渍痕,又能使壶体光润亮泽。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洗涤之下,紫砂壶会越发柔和绚丽,人称此法为“茶汤养壶”。如此擦拭、涤洗久了,壶的表面会起一层亚光,人称其为“包浆”(葆浆),这种亚光不会因高温高压冲洗而褪去,甚显高雅品位。有人用油手、油布在壶身揩擦而出现亮光,老人称之为“贼光”,类似为了使玉尽快出现包浆的“武盘”。但一经清洁剂洗涤,亮光随即消失,但油渍无法去除干净,露出块块垢疤,甚有破相之嫌。养壶要“养”,切勿急功近利,只有保持壶的洁净才能养出高品格的好壶。养壶中最常做的是用茶水冲淋和擦拭,而有些花器紫砂壶会有一些凸起或悬浮于壶表以外的造型装饰。这些地方一来容易留存茶渍,难以冲洗干净,二来擦拭中稍不注意就会刮碰装饰泥片或细小、凸起的枝干,以致心爱的茶壶残损破相。所以养护花器要格外小心。
 
4、泡完茶后,倒掉茶渣每次泡完茶后,应倒掉茶渣,用热水冲去残留在壶身的茶汤,以保持壶里壶外的清洁。壶的表面会积有茶渍.这就需用养壶毛笔或软毛牙刷在壶表面轻轻刷洗,以保持清洁。
 
5、壶内勿浸置茶汤泡完茶后,务必把茶渣和茶汤都倒掉,用热水冲淋壶里壶外,然后倒掉水分。应保持壶内干爽,绝对不可积存湿气,如此养出来的陶壶,才能发出自然的光泽。
 
6、阴干时应打开壶盖,放在通风易干之处,等到完全阴干后再妥善收存。
 
7、避免放在灰尘多之处存放茶壶时,避免放在油烟、灰尘过多的地方,以免影响壶面的润泽感。
 
8、避免用化学洗洁剂清洗绝对不能用洗碗精或化学洗洁剂刷洗陶壶,不仅会将壶内已吸收的茶味洗掉,甚至会刷掉茶壶外表的光泽,所以,应绝对避免。
二、紫砂壶错误的养壶方法
一、包浆法。
泡茶时将茶汁淋在壶上,认为壶多淋几下,就能多吸收一些营养,且不擦不刷。久而久之,壶被一层茶垢包起来,壶表面变得腻黑而无美感。
 
二、干擦法。
泡茶时趁壶身热将茶汁淋在壶身上,等茶汁倾倒出后,用干茶巾来回擦拭。这种方式养的壶,变亮较快,但养成后,最怕人的手气、水气,一旦沾到了壶面,则养成的光泽容易褪去,导致壶面光泽不匀。
 
三、湿擦法。
壶身热时用茶巾沾茶水擦拭壶身,不断地推搓。这种方法就好像擦皮鞋,将茶汁一层一层擦在上面。养亮后,如果久置半年以上不用,光泽会逐渐褪去。
 
四、勤刷法。
泡茶时淋茶水在壶上,趁壶热吸收之际,用毛笔或小刷子,勤加刷洗,使茶汁均匀刷在壶上,好像是刷皮鞋,是一种假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