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建强
个人资料工作室简介
发布时间:2023-04-23
职称: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
荣誉: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(2016年 第六届)
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(2016年 第二届)
出生:1957年
师承:沈孝虎、范云芳、沈孝陆

艺人简历:
沈建强,1957年生于宜兴,2012年研高,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(2016年 第六届),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(2016年 第二届);作品以筋纹器见长,91年开始对紫砂筋纹器的潜心研究,业界有“藏筋瓤,找建强”之美誉。父母沈孝虎、范云芳,伯父沈孝陆终身从事紫砂事业,曾以“小陶”壶而誉满东南亚。值11岁时,因厌家庭作坊的吵闹,而抢过二哥的作壶工具,踏进了紫砂陶的门槛,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劳动,81年为紫砂厂乡坯加工户,87年开始临摹清代、民代和现代名师的作品,从中得益“自然和做作的区别”,并曾以笔名“沈玉芝”壶款而面世,90年起凭借童子功和长期制壶的根基,试探着创作紫砂壶艺术,91年开始对紫砂筋瓢壶的潜心研究,筋瓢壶处女作“菊花灯壶”面世后,艺浅,后又进入临摹时期,一年后台湾客商李木田点评98分,井誉出“藏筋瓤,找建强”之美誉,从此后在行内和国内外广为誉传“先器识而临文艺,尊传统以起新风”,1992年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,被市科委破格评定为助理工艺美术师,受聘于砂龙陶艺有限公司,并得誉师张一成(紫砂艺术评论家)的点拨,得益紫砂壶“点、线、面”的审美,扎实的基础、虚心的求学、勤奋的努力,所制作品在国内外大型展览中多次获大奖。
个人荣誉
作品《合菊壶》、《三丁合菊壶》、《百合壶》、《菊惑》等壶寓意深刻发人深思,线条流畅,口盖紧密,工艺精细,深得行家好评,《春秋鸳鸯戏水壶》为与中央工艺美院李正安老师合作;
《柔和壶》于1994年获第五届陶艺节评比三等奖;
2000年11月,作品《飘菊》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(国家级)大师精品博览会 铜奖;
2000年,作品《合菊》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(国家级)大师精品博览会 银奖;
2001年6月,作品《英雄壶》获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评比 二等奖;
2001年6月,作品《飘菊》获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评比 二等奖;
2001年12月,作品《水浒钵》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(国家级)大师精品博览会 铜奖;
2000年创办斋号“紫玉堂”;
2001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誉题为“筋瓤世家”;
周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吴鸣为“紫玉堂”主人题绰号“沈筋瓢”;
2001年12月,作品《大英雄壶》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(国家级)大师精品博览会 银奖;
2001年,作品《对号入座》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(国家级)大师精品博览会“传统艺术金奖”;
2002年,作品《蝌蚪壶》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 入选奖;
2003年,作品《柯玛喜日壶》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(国家级)大师精品博览会 银奖;
2003年,作品《百川纳海》获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“中陶、方圆杯”优秀奖;
2003年,《蝌蚪壶》获第37届全国旅游品和工艺品、国际礼品和家用消费博览会 一等奖;
2004年85岁老人顾景舟大师胞弟顾陆州誉题为“筋瓢英雄”;
2004年9月,作品《神源套壶》获第二届太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精品展 金奖;
2004至2005年,作品《秋姿提梁》获“中国紫砂十二精英之一”;
2003年4月,作品《龙头一捆竹》获2002年中国十大紫砂名壶评选 银奖;
2004年4月,作品《海纳百川》获中国十大紫砂名壶评选 银奖;
2005年,作品《对号入座》被入编“陶娃学紫砂”的教科书;
2005年,作品《小英雄壶》获第七届中国(国家级)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 金奖;
2006年,作品《五朵金花》获第八届中国(国家级)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 银奖;
2007年,作品《英雄壶》获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称号;
2007年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“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”;
2007年,作品《秋姿提梁》获中国(国家级)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银奖。
沈建强作品集
共收录3个紫砂壶艺术品
-
- 范程丽的紫砂壶「厚德载物」沈建强刻某革泥
- 作者:范程丽
- 泥料:某革泥
- 容量:400cc
- 壶型:圆壶
-
- 紫砂大师沈建强藏品「三丁合菊」原矿朱泥260cc
- 作者:沈建强
- 泥料:原矿朱泥
- 容量:260cc
- 壶型:筋纹器
-
- 紫砂茶壶沈建强筋纹器「大英雄壶」一厂某革紫泥5000cc
- 作者:沈建强
- 泥料:一厂某革紫泥
- 容量:5000cc
- 壶型:筋纹器